|
洞仙歌(姑蘇舊臺在三十里外,今臺在胥門上,次潘紫巖韻) / 作者:黃載 |
吳宮故墅,是天開圖畫。
縹緲層云出飛榭。
隱隱樓空翠巘,水繞蕪城,平疇迥,點染霜林凋謝。
越來溪上雁,聲切闌干,似覓胥門怨吳霸。
屬鏤沈,香溪斷,夢散云空,千年外、等是漁樵間話。
但極目荒臺郁蒼煙,衰草里、又還夕陽西下。
|
|
洞仙歌(姑蘇舊臺在三十里外,今臺在胥門上,次潘紫巖韻)解釋: 洞仙歌(姑蘇舊臺在三十里外,今臺在胥門上,次潘紫巖韻)
雙楊故墅,是天開畫卷。
縹緲的云層從飛閣中升起。
樓閣隱隱約約,翠色倒映在巘上,
水繞著蕪城,平原遙遠,點綴著霜林凋謝。
越國的雁兒在溪上飛翔,
它們的叫聲在闌干上回蕩,
似乎在尋找吳霸的胥門怨恨。
屬鏤沈是我的名字,
香溪斷了,夢散在云空中,
千年過去,只剩下漁樵的閑談。
但我極目望去,荒臺郁郁蒼煙,
衰草中,夕陽又西沉下。
中文譯文:
《洞仙歌(姑蘇舊臺在三十里外,今臺在胥門上,次潘紫巖韻)》
雙楊故地,宛如神的畫卷。
薄薄云層從飛閣間升起。
樓閣隱約,翠綠的巖峰倒映其上,
水環(huán)繞著蕪城,平原遙遠,觸目皆是枯黃凋謝。
越國的雁兒在溪上飛翔,
它們的嘶鳴在山腰上回蕩,
似乎在尋找吳霸的懷恨之情。
我是屬鏤沈的人,
香溪已斷,夢想散落在虛無之間,
千年已過,只剩下漁樵間的閑話。
但我遠眺,荒草叢中彌漫著蒼涼的煙霧,
夕陽,再次西沉在地平線之下。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雙楊故墅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幽靜、遙遠的地方,承載著歷史和懷舊情感。詩人通過描述墅中的景物,如縹緲的云、隱約的樓閣和繞水的蕪城,展現(xiàn)出一幅美麗而凄迷的畫面。詩中的越國雁兒和吳霸的怨恨,則增加了一種悲壯的情緒。
詩句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詩人所描繪的景物。通過巧妙運用對比手法,詩人將雙楊故墅的美麗和輝煌與現(xiàn)實的荒涼和衰敗相對照,表達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整篇詩旋轉(zhuǎn)起伏,情感起伏,給人一種凄美而深沉的感覺。
此詩敘述了詩人對姑蘇舊臺的景象的關(guān)懷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思考,表達了對過去的懷舊情感和對現(xiàn)實的反思。同時,通過對雙楊故墅的描繪和屬鏤沈的個人經(jīng)歷,詩人抒發(fā)了對人間流轉(zhuǎn)和時光消逝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以細膩而含蓄的文字表達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給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間,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