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僧彰無文送蘭花韻 / 作者:柴元彪 |
脫簪歸隱白云深,不逐時芳事枉尋。
閑向草亭圖太極,重盟蓮社續東林。
春風分到靈均種,臭味如同惠遠心。
一卷離騷清徹骨,跫然空谷足徽音。
|
|
和僧彰無文送蘭花韻解釋: 《和僧彰無文送蘭花韻》是宋代柴元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脫簪歸隱白云深,
不逐時芳事枉尋。
閑向草亭圖太極,
重盟蓮社續東林。
春風分到靈均種,
臭味如同惠遠心。
一卷離騷清徹骨,
跫然空谷足徽音。
詩意:
詩中表達了詩人柴元彪的歸隱之志和對清靜自然生活的向往。他放下了塵世的榮華富貴,返璞歸真,選擇隱居于深山之中。他不再追逐時光中的繁華事物,而是專注于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然的美。他在草亭之中畫下了太極圖,象征著追求陰陽調和的道德哲學。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重聚蓮社,續寫東林禪宗的誓言。春風將花粉分散到靈均院的每一株植物上,散發出芬芳的氣息,如同惠遠寺里的凈心。一卷離騷詩清新脫俗,洞悉人生的真諦,如同清脆悅耳的琴音在空谷中回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柴元彪的歸隱思想和對自然的熱愛。他放棄了世俗的名利和紛繁的事物,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道德的追求。通過描繪草亭中的太極圖和蓮社的重聚,詩人表達了對陰陽調和和友情的向往。春風分散花粉的描寫,將自然景觀與內心情感相結合,展示了柴元彪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感悟。最后,他以離騷詩為比喻,將自己的創作與高雅的音樂相提并論,表達了對藝術的追求和對清新純粹的人生態度。
整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清靜自然和內心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友情和藝術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學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一面,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