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十之六) / 作者:夏元鼎 |
擒得鉛歸舍,進火莫教遲。
抽添沐浴,臨爐一意且防危。
只為嬰兒未壯,全藉黃婆養育,丁老共扶持。
火力頻加減,外藥亦如之。
汞生芽,鉛作祖,土刀圭。
火生于木,炎盛汞還飛。
要得水銀真死,須待陰浮陽伏,雜類降灰池。
用鉛終不用,古語豈吾欺。
|
|
水調歌頭(十之六)解釋: 《水調歌頭(十之六)》是宋代夏元鼎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擒得鉛歸舍,進火莫教遲。
捕獲到鉛歸來,點燃火焰莫要遲疑。
抽添沐浴,臨爐一意且防危。
提取并加入水銀,站在火爐前專心防危。
只為嬰兒未壯,全藉黃婆養育,丁老共扶持。
只因嬰兒尚未成長,全仗黃婆的哺育,和丁老的扶持。
火力頻加減,外藥亦如之。
火力時加時減,外部藥物也如此。
汞生芽,鉛作祖,土刀圭。
水銀形成氣泡,鉛作為源頭,土刀圭。
火生于木,炎盛汞還飛。
火焰從木頭產生,熾烈的烈焰使水銀蒸發飛散。
要得水銀真死,須待陰浮陽伏,雜類降灰池。
要使水銀真正熄滅,必須等待陰陽消長,讓雜質沉淀于灰池中。
用鉛終不用,古語豈吾欺。
雖然一開始使用鉛,但最終不再需要,這句古語難道會欺騙我嗎?
這首詩詞描述了煉丹的過程,通過使用鉛和水銀,控制火力的加減,以及其他煉丹技術,來完成煉制丹藥的過程。詩中暗喻了人生的修行和成長過程,通過不斷調整和控制,最終達到預期的目標。夏元鼎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煉丹的過程,把握了節奏和韻律,使詩詞充滿了魅力和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