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diào)歌頭(十之十) / 作者:夏元鼎 |
我有一竿竹,偏會取根源。
從來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
不許常人著手,管定竿頭先折,提桶落寒泉。
撥得機關(guān)轉(zhuǎn),北斗向南看。
仗回風(fēng),乘偃月,勿波瀾。
麻姑此日,西北見張騫。
選佛妙高峰頂,飲罷醍醐似醉,獨坐玩嬋娟。
水湛月明處,太極更無前。
|
|
水調(diào)歌頭(十之十)解釋: 《水調(diào)歌頭(十之十)》是宋代夏元鼎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有一竿竹,偏會取根源。
從來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
不許常人著手,管定竿頭先折,提桶落寒泉。
撥得機關(guān)轉(zhuǎn),北斗向南看。
仗回風(fēng),乘偃月,勿波瀾。
麻姑此日,西北見張騫。
選佛妙高峰頂,飲罷醍醐似醉,獨坐玩嬋娟。
水湛月明處,太極更無前。
中文譯文:
我有一根竹竿,特別懂得追求根源。
自古以來,汲水于桔槔,直通向西天。
不允許常人動手,必然會斷竿頭,提桶落入寒泉。
轉(zhuǎn)動機關(guān),北斗指向南方。
借助逆風(fēng),乘坐臥月,不懼波濤。
麻姑在這一天,西北方見到張騫。
登上佛妙高峰頂,飲罷甘露酒如醉,獨自坐著欣賞美麗的月光。
水清澈,月明亮,太極圖更無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和寓意相結(jié)合的方式,描繪了詩人內(nèi)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人以一根竹竿作為象征,表達(dá)了追求事物本源和原則的意愿。他比喻自己如竹竿般堅定,能夠直通向上,超越塵世的局限,通向更高的境界。同時,他強調(diào)這種追求并非常人所能理解和實現(xiàn),暗示了追求卓越的行為常常受到困難和阻礙。
詩中提到汲水于桔槔,這是一個比喻,意味著汲取知識和智慧的過程。通過這樣的行動,詩人希望能夠觸及更高的境界,達(dá)到超凡脫俗的境地。
詩中還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景象,詩人借助逆風(fēng)、乘坐臥月,無懼波濤,表達(dá)了他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的堅定和勇氣。這種意境展示了詩人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豪情和志向。
最后幾句描述了麻姑在西北方見到張騫,以及詩人登上佛妙高峰頂,飲罷甘露酒如醉,獨自欣賞美麗的月光。這些描寫表達(dá)了詩人對于追求卓越的奮斗和付出的欣喜和滿足。水湛月明處,太極更無前,意味著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沒有終點,只有更高的境界等待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具象的描寫和寓意的表達(dá),展示了詩人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豪情壯志,以及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詩中的景象和意象豐富,給人以壯麗和超越的感覺,同時也表達(dá)了詩人對于追求卓越的堅定和勇敢。它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阻礙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追求內(nèi)心的真善美和卓越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