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天臺石橋 / 作者:趙湘 |
白石峰猶在,橫橋一徑微。
多年無客過,落日有云歸。
水凈苔生發,山寒樹著衣。
如何方廣寺,千古去人稀。
|
|
題天臺石橋解釋: 《題天臺石橋》
白石峰猶在,橫橋一徑微。
多年無客過,落日有云歸。
水凈苔生發,山寒樹著衣。
如何方廣寺,千古去人稀。
中文譯文:
天臺的石橋還在,縱橫交錯的小徑微弱。
多年來沒有游客經過,只有夕陽和歸云。
水清凈,苔蘚生發,山寒中樹又披上新衣。
我們怎樣才能到達方廣寺這座宏偉的廟宇,千古以來人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趙湘創作的,以天臺石橋為題材,描繪了一幅冷清清的景象。詩中的白石峰和橫橋一道微弱的小徑,描述了這座橋橫跨在山上,周圍景色清幽的景象。然而,多年來卻鮮有游客經過,只有夕陽和歸云作為陪伴。這種荒涼的景象增加了詩中的寂寞之感。
詩中還描繪了水清凈,苔蘚生長,山上的樹又披上了新的衣著。這樣的描繪凸顯了此地少有人跡,自然景觀得以保留和繁榮的特點。
詩末的方廣寺是天臺縣境內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剎,但千古以來相對較為冷落少有人稀。這樣的描述又進一步強調了這個地方的人跡罕至,增加了整首詩的寂寞和冷清的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天臺石橋為背景,通過描繪冷落和寂靜的景象,表達了對寂寞之地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