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隱巖 / 作者:李師中 |
軒冕儻來仍假借,功名難立更因循。
非才不系蒼生望,收取林泉自在身。
|
|
龍隱巖解釋: 《龍隱巖》是宋代詩人李師中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龍隱巖》
軒冕儻來仍假借,
功名難立更因循。
非才不系蒼生望,
收取林泉自在身。
中文譯文:
皇帝的威嚴和榮耀雖然暫時授給了我,
但功名難以實現,更多的是墨守成規。
并非因為缺乏才能而無法成就眾人的期望,
我只愿享受山林和泉水的自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自嘲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態度。首先,詩中提到作者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被授予了權力和榮耀(軒冕),但他認為這只是暫時的,并不真正屬于自己(仍假借)。作者對功名的追求并不順利,他感到自己受困于傳統的觀念和行為模式(更因循)。這里的“功名”指的是社會地位和名望,但作者認為這種追求是束縛自己的桎梏。
然而,作者并不認為自己缺乏才能是無法實現眾人的期望的原因。他認為,他并不愿意為了他人的期望而犧牲自己真實的自我。相反,他渴望追求內心真實的自由和寧靜。因此,他選擇了遠離世俗的喧囂,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林泉),并在其中找到心靈的滿足和自由。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和社會壓力的反思,并表達了他追求內心自由和寧靜的愿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皇帝的榮耀和社會的期望與自由和寧靜相對立,強調了作者自我追求的價值。這首詩詞表達了李師中對于自我價值和內心自由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也體現了宋代士人對于彼岸禪意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