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 / 作者:丁謂 |
葭茁迎春早,山芮得地高。
堪書同細帶,入詠似青袍。
弱力綿綿葛,微香蓼蓼莪。
王孫何處在,楚思遍江皋。
|
|
草解釋: 《草》
葭茁迎春早,
山芮得地高。
堪書同細帶,
入詠似青袍。
弱力綿綿葛,
微香蓼蓼莪。
王孫何處在,
楚思遍江皋。
中文譯文:
茂盛的蘆葦迎接春天的到來,
高聳的山芋生長在土地上。
它們可作細細的帶子,
也可用來吟詠,如同寬闊的青色袍。
柔弱的草以綿綿之力生長,
微香四溢,綠綠茂盛。
王孫們在何處,
楚國的思念遍布江畔。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界中的草作為主題,通過描述草的特點和生長狀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草生長旺盛,茂密而柔軟,具有微香,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作者借草來寄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思念之情如同楚國的思念之情遍布江畔。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草的形態和特征,通過草的生長狀態和香氣的描繪,傳遞了豐富的意象和感覺。詩人通過草的形象,表達了對自然界生機盎然的景象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草作為自然界中常見的植物,平凡而普通,但它們的存在和生長卻給人帶來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詩人通過草的形象,抒發了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觀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主題,通過簡潔而精確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和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故鄉的思念,使得詩歌充滿了濃郁的情感色彩,引發讀者對自然、對家鄉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所展示的草的形象也具有普遍性,讀者可以從中尋找到自己與自然和故鄉的共鳴,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和共鳴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