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簡寂觀 / 作者:許堅 |
嘗恨真風千載隱,洞天還得恣游遨。
松楸古跡一壇靜,鸞鶴不來青漢高。
茅氏井寒丹亦化,玄宗碑斷夢曾勞。
分明有個長生路,不幾紅塵白二毛。
|
|
題簡寂觀解釋: 《題簡寂觀》是唐代許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嘗恨真風千載隱,
洞天還得恣游遨。
松楸古跡一壇靜,
鸞鶴不來青漢高。
茅氏井寒丹亦化,
玄宗碑斷夢曾勞。
分明有個長生路,
不幾紅塵白二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許堅對于真正的風骨和修行之道的追求,以及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長生之路的渴望。
詩的開頭兩句:“嘗恨真風千載隱,洞天還得恣游遨。”表達了許堅對真正的風骨和高尚品質在塵世間的隱匿和稀少感到遺憾。他希望能夠自由自在地游蕩在洞天仙境中,追尋真理和靈性的歸宿。
接下來的兩句:“松楸古跡一壇靜,鸞鶴不來青漢高。”描述了一座寧靜的寂觀之地,松楸是古代宮殿陵墓中常見的樹種,象征著歲月的滄桑。詩人希望能夠在這樣的地方遠離塵囂,但遺憾的是,神鳥鸞和仙鶴并沒有降臨到這青天之上,無法達到更高的境界。
下一句:“茅氏井寒丹亦化”,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者茅山道士那種寒苦樸素的生活方式的贊賞。茅山道士以修煉道法為生,他們在世俗之外,尋求超脫和變化。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像茅山道士一樣,通過苦行修行達到超凡脫俗的境地。
接著提到:“玄宗碑斷夢曾勞”,這句話涉及到歷史人物——唐玄宗。唐玄宗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帝王,他對文學藝術和道教修行都有濃厚的興趣。這句話表達了許堅對唐玄宗的景仰和敬意,也暗示了詩人曾為玄宗的政務繁忙而感到遺憾和困惑。
最后兩句:“分明有個長生路,不幾紅塵白二毛。”表達了詩人對長生之路的堅定信念。他相信在紛繁的塵世中,仍然存在著一條通向長生不朽的道路。紅塵指世俗的喧囂,白二毛指凡俗的一切。詩人希望能夠超越塵世的束縛,追求長生不老的境界。
《題簡寂觀》一詩表現了許堅對真正的風骨和修行之道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長生之路的渴望。通過描繪寂觀《題簡寂觀》是唐代許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憎恨真正的風骨隱匿了千年,
洞天仙境仍需自由自在地徜徉。
松樹和楸樹見證了古老的痕跡,靜靜地立于其中,
但鸞鳳并未降臨到青天之上,無法觸及更高的境界。
茅山道士的寒井中,丹藥也變得蒼白無力,
玄宗的碑斷夢曾經勞心勞力。
明顯存在著一條通向長生之路,
但紅塵喧囂中,能否抵達那超越塵世的境地?
詩意和賞析:
《題簡寂觀》表達了許堅對真正的風骨、修行之道以及長生境地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對塵世的繁華和浮躁感到厭倦。
詩的開頭兩句“曾經憎恨真正的風骨隱匿了千年,洞天仙境仍需自由自在地徜徉。”表達了許堅對真正的風骨和高尚品質在塵世間逐漸消失的遺憾。他希望能夠在洞天仙境中自由自在地徜徉,追尋真理和靈性的歸宿。
接下來的兩句“松樹和楸樹見證了古老的痕跡,靜靜地立于其中,但鸞鳳并未降臨到青天之上,無法觸及更高的境界。”描述了一個寧靜的寂觀之地,松樹和楸樹象征著歲月的滄桑,它們見證了古代的痕跡。然而,神鳥鸞和仙鶴并沒有降臨到這青天上,無法達到更高的境界。
下一句“茅山道士的寒井中,丹藥也變得蒼白無力”,描繪了茅山道士的苦行修行生活方式。茅山道士以修煉道法為生,他們過著寒苦樸素的生活。但是,詩人感嘆即使在茅山道士的修行地,丹藥也逐漸失去了神奇的效力。
接著提到“玄宗的碑斷夢曾經勞心勞力”,這句話涉及到歷史人物唐玄宗。唐玄宗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帝王,他對文學藝術和道教修行都有濃厚的興趣。這句話表達了許堅對唐玄宗的景仰和敬意,同時也暗示了詩人曾為玄宗的政務繁忙而感到遺憾和困惑。
最后兩句“明顯存在著一條通向長生之路,但紅塵喧囂中,能否抵達那超越塵世的境地?”表達了詩人對長生之路的堅定信念。他相信在紛繁的塵世中,仍然存在著一條通向長生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