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衷情(丙申中秋) / 作者:丘崈 |
素衣蒼狗不成妍。
何意妒嬋娟。
不知高處難掩,終自十分圓。
涵萬象,獨當天。
照無邊。
乾坤呈露,何況人間,大地山川。
|
|
訴衷情(丙申中秋)解釋: 《訴衷情(丙申中秋)》是宋代詩人丘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素衣蒼狗不成妍,
何意妒嬋娟。
不知高處難掩,
終自十分圓。
涵萬象,獨當天。
照無邊。
乾坤呈露,何況人間,
大地山川。
詩意:
這首詩詞是丘崈在丙申年的中秋節創作的,表達了對明月的贊美和自我抒發感情的情懷。詩中通過描繪素衣蒼狗不如嬋娟的形象,抒發了對美麗的嫉妒之情。然而,作者認識到高處的明月無法被遮掩,最終自己也會變得圓滿。明月照耀著無邊無際的萬象,在這浩瀚的宇宙中獨自占據一方天地。明月的光芒照亮了整個乾坤,更何況人間的大地山川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明月的贊美為主題,通過對明月的形象描繪和情感表達,表達了作者對美麗事物的渴望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首先,作者用“素衣蒼狗不成妍”來形容自己,意思是自己的形象不如明月的嬋娟動人。這種婉約的自嘲表達了作者內心對美麗事物的向往和對自身的不滿足。
接著,作者通過問句“何意妒嬋娟”表達了對美麗的嫉妒之情。作者感到不解,為何自己無法像明月一樣高處難以遮掩,無法達到完美的境界。
然而,作者在觸及人生境遇的同時,也體悟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圓滿的可能性。明月作為高處的存在,無論遮掩與否,都能自然地呈現出完美的圓形。這啟示了作者,最終自己也會變得圓滿,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內心的光芒將不可遏制地展現出來。
最后,作者通過描繪明月照耀萬象、獨當天、照無邊的景象,強調了明月的壯麗和獨特的存在感。明月的光芒照亮了整個乾坤,體現了它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進一步指出,如果明月都能如此耀眼,那么人間的大地山川更應該被照亮,這是一種對人間世界的期許和贊美。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明月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美麗的向往、對自身的思考和對人間世界的贊美。它以簡潔的語言和婉約的情感,展示了丘崈對美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索,同時也啟迪了讀者對自我價值和人間美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