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伏德華主簿 / 作者:陽枋 |
黌堂深惜昔,六典共尋源。
合遂齊飛鶚,嘉逾競化鹍。
紅顏君早去,白發我空存。
方寸千年事,悽然誰與論。
|
|
挽伏德華主簿解釋: 《挽伏德華主簿》是宋代陽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伏德華主簿
黌堂深惜昔,六典共尋源。
合遂齊飛鶚,嘉逾競化鹍。
紅顏君早去,白發我空存。
方寸千年事,悽然誰與論。
譯文:
在伏德華主簿去世之際
黌堂的人深深懷念過去,為了繼承傳統禮制而共同追尋根源。
眾人的努力終得以實現,就像鶚鳥一樣合拍地飛翔,美好超越競爭,像鳳凰一樣變得更加高尚。
紅顏(指年輕之人)君主已經早逝,而我卻依然留在世間,白發已經蒼蒼。
在短暫的一生中,千年的歷史與事物悲傷地存在,卻無人與我共同交流。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是對伏德華主簿去世的悼念之作。黌堂指的是眾人共同努力的地方,這里指朝廷。詩人通過回憶過去,表達了對傳統禮制的懷念和對主簿去世的悲痛之情。
詩中提到的"六典"指的是六部,即禮部、兵部、刑部、吏部、戶部和工部,代表了朝廷的六個重要部門。"共尋源"則表達了繼承傳統禮制的共同努力。
下文中,詩人運用了寓言的手法,以鶚鳥和鳳凰來比喻人們的努力和追求。鶚鳥是一種高飛的猛禽,象征著眾人的努力終得以實現;而鳳凰是神鳥,象征著美好的境界和高尚的品質。詩人通過這種比喻,表達了對共同努力所帶來的美好成果的贊美。
接著,詩人提到了主簿的去世和自己的殘存。"紅顏君早去"指的是主簿年輕而英俊的容貌已經消失,而"白發我空存"則表明自己仍然存活,但已經年邁。這種對時間流逝的感慨,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悲傷情緒。
最后兩句"方寸千年事,悽然誰與論"表達了詩人對于千年歷史和眾多事物的思考和感慨。"方寸"指的是心靈深處,意味著詩人內心的思考和痛苦。詩人感嘆千年的歷史和事物的短暫與無常,以及自己在其中的渺小和孤獨。整首詩通過對伏德華主簿的悼念,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對時間流逝的感傷以及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