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南平趙化卿 / 作者:陽枋 |
昔游曾到萬山峰,趙氏樓臺紫翠中。
六藝近夸三世學,四賢爭顯一家風。
不堪顧影憐孤雁,伺喜摩天有阿鴻。
好是生香元不斷,靈椿雖老桂成叢。
|
|
挽南平趙化卿解釋: 挽南平趙化卿
昔游曾到萬山峰,
趙氏樓臺紫翠中。
六藝近夸三世學,
四賢爭顯一家風。
不堪顧影憐孤雁,
伺喜摩天有阿鴻。
好是生香元不斷,
靈椿雖老桂成叢。
中文譯文:
曾經游歷過萬山峰,
趙家樓臺熠熠紫翠間。
六藝近乎超越三代的學問,
四位賢人爭相顯揚一家的風采。
不禁仰望天空,憐惜孤雁,
期待喜鵲能觸摸天際。
美好的事物永不停息地綻放生香,
靈椿雖然年邁,桂樹依然成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陽枋的《挽南平趙化卿》。詩人以贊美南平趙化卿之德行和家族的榮譽為主題,通過描繪山峰、樓臺和自然景物的方式,展現了化卿家族的卓越之處。
詩中提到的六藝和三世學指的是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以及三代學者的學問,強調了化卿家族對于學問的重視和輩分的傳承。
四賢爭顯一家風,表達了家族內部四位賢人之間爭相顯揚家族聲譽的情景,彰顯了家族的光榮和崇高的價值觀。
詩中的孤雁和喜鵲象征著化卿精神的追求,表達了對于追求卓越和突破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美好事物的持久和傳承,靈椿和桂樹作為象征壽命和榮耀的植物,雖然有所年邁,但依然綻放生機,寓意著化卿家族的精神和價值會代代相傳。
整首詩以山水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家族的榮譽和精神追求,展示了陽枋對于家族傳承和人生價值的思考。通過對自然和人文的交融,詩人表達了對于家族精神的贊美和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