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垓山陳宣義 / 作者:陽枋 |
升堂曾得話從容,骨相清癯七十翁。
唧唧愛人皆語妙,遲遲留客屢杯空。
眼分青白斯文外,手作推敲雅詠中。
我忝金蘭三世契,頗堪溪滸憶清風。
|
|
挽垓山陳宣義解釋: 《挽垓山陳宣義》是宋代陽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在升堂的時候,得到過從容自若的話語,
骨相清瘦的七十歲老人。
唧唧地說話都很妙趣橫生,
遲遲地招待客人,杯盤卻一次次空空。
眼中有著青白分明的文采,
手中創作著推敲雅致的詩歌。
我自愧不如他的金蘭(指交情深厚的朋友)三世契約,
頗有些能夠領略溪滸(指江南水鄉)憶起的清風。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位七十歲的老人,表達了對他從容自若、清瘦俊雅的贊嘆和敬佩之情。老人的言談風趣,吸引了所有愛他的人。然而,他待客卻總是遲遲不飲,杯盤卻空空如也,這或許是因為他更注重與人分享智慧和文學才情。作者自愧不如老人的交情深厚,但仍能在溪滸之地感受到清風的回憶。
賞析:
《挽垓山陳宣義》通過對一位老人的描寫,展現了他的從容、清瘦和才華橫溢。詩中運用了相對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老人的魅力和風采。他的言談之間流露出的智慧和幽默,使得所有愛他的人都對他贊嘆不已。然而,詩中也透露出老人待客有所保留,不急于享受物質富足,更注重與人分享文學才情。作者自愧不如老人的交情深厚,但卻能從溪滸之地感受到一股清風,這種感受或許是來自于對老人的回憶和對他的敬仰。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老人的敬佩和自愧,并通過溪滸和清風的意象,給人以一種寧靜和深思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