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贄袁茶使 / 作者:陽枋 |
天隅把袖立春風,井絡民情許上通。
暖到夜郎安靜里,寒消白帝撫摩中。
摘山豈必溪芽盡,市駿何須冀種空。
月渚扁舟書好讀,瑯瑯聲與大江東。
|
|
贄袁茶使解釋: 《贄袁茶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陽枋。這首詩描繪了春風送暖、冬寒消融的景象,以及人民向往和平與繁榮的愿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隅把袖立春風,
井絡民情許上通。
暖到夜郎安靜里,
寒消白帝撫摩中。
摘山豈必溪芽盡,
市駿何須冀種空。
月渚扁舟書好讀,
瑯瑯聲與大江東。
詩中以春風為引子,表達了作者站在天邊,把袖子迎著春風的場景。這里的春風象征著溫暖、希望和活力。接著,詩人將目光轉向城市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示井絡民情,希望上通。這里的井絡可以理解為人民的生活紐帶,上通則意味著人民生活交流和繁榮。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春天的溫暖已經傳到夜郎,讓那里安靜起來;寒冬也已經逐漸融化,白帝山的寒意被撫平。這里的夜郎和白帝山是兩個具體的地名,用來象征遙遠的地方,意味著詩人希望溫暖和繁榮可以遍及整個國家。
在下一段中,詩人提到摘山和市駿,表達了對豐收和繁榮的向往。摘山可能指的是采摘山上的果實,寓意著大自然的豐饒。市駿則代表市場上的良馬,象征繁榮和物質財富。詩人提出了一個反問,表達了對于繁榮的向往不一定需要一切都達到極致,而是希望人民的生活能夠充滿希望和活力。
最后一段,詩人以月渚和大江東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扁舟上的場景,舟上有人正在靜靜地讀書。這里的月渚和大江東都是優美的自然景觀,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寧靜與美好。瑯瑯聲與大江東則是詩人對于讀書聲音與大自然相融合的美好愿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風送暖、冬寒消融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人民生活繁榮和國家和平穩定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手法,以及對于生活和文化的美好愿景的描繪,給人以溫馨、寧靜和希望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