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嶺 / 作者:馮時行 |
翠嶺依然在,芳根久已陳。
山靈如感舊,亦合厭荊榛。
|
|
茶嶺解釋: 詩詞:《茶嶺》
朝代:宋代
作者:馮時行
【中文譯文】
翠嶺依然在,
芳根久已陳。
山靈如感舊,
亦合厭荊榛。
【詩意】
《茶嶺》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茶山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茶山的思念和厭倦世俗的情感。在茶嶺上,翠綠的山嶺依然屹立,芳香的根莖已經成熟而陳舊。山靈似乎感受到了歲月的流轉,也對茶山變得厭倦,不再向往叢林的荊棘。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茶山的景色和山靈的情感,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翠嶺和芳根是茶山的象征,翠嶺依然在,展示出茶山的永恒存在,而芳根的陳舊則體現了歲月的流轉和變遷。山靈則是一種擬人化的形象,它似乎能感受到茶山的歷史和變化,對于叢林中的荊棘漸漸失去了興趣。
這首詩通過茶山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茶文化的熱愛和對世俗的疲倦。茶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作者通過茶山的描述,展示了茶山的美麗和它所蘊含的深刻內涵。與此同時,作者也通過山靈的情感,抒發了對于喧囂世界的厭倦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一種淡泊清雅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于自然和內心寧靜的思考。茶嶺作為一個具體的景觀,與作者的情感相互交織,賦予了詩詞以深遠的意義。它不僅是對茶山景色的描繪,更是對于人生境遇和情感體驗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和精神追求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