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岳陽樓 / 作者:馮時行 |
湖面層收雨露開,浪聲千里急奔雷。
草迎云夢秋光去,帆帶衡陽曉色來。
帝子不歸林葉下,楚魂堪吊暮鴻哀。
羈游到此偏增感,況悼長沙放逐才。
|
|
登岳陽樓解釋: 《登岳陽樓》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登上岳陽樓后的壯麗景色,以及對長沙放逐才子的悼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面層收雨露開,
浪聲千里急奔雷。
草迎云夢秋光去,
帆帶衡陽曉色來。
這首詩以湖光山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湖水上層層收起雨露、波浪奔騰如雷的景象,表達了岳陽樓上的壯麗景色。詩中的“湖面層收雨露開,浪聲千里急奔雷”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湖水的波瀾壯闊,給人以震撼之感。
接著,詩人描述了云彩像夢一般飄逸而去,映照在青草上的秋光。詩中的“草迎云夢秋光去”揭示了時光的流轉和景色的變幻,使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浪漫的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帆船揚帆的景象,預示著衡陽的黎明即將到來。這里的“帆帶衡陽曉色來”描繪了一幅早晨的景象,給人以希望和期待的感覺。
整首詩以壯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湖水、云彩和帆船等元素,展現了登上岳陽樓所帶來的壯麗景致。與此同時,詩人通過對長沙放逐才子的悼念,增添了一絲凄涼和感傷的情感色彩。這種情感的交融使詩詞更加豐富深沉,引發讀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總的來說,馮時行的《登岳陽樓》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將壯麗的景致與人生哀愁相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觸動。這首詩以其精湛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成為宋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