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清桐夜坐有懷 / 作者:馮時行 |
屋角錦樹風飛揚,陰岑夜色凝清霜。
結庵云竇謝塵俗,危然搔首憂偏長。
背燈顧影空寂閴,亦復自怪何昂藏。
人生百慮已大瘦,顧我耿耿無他腸。
年來戎馬暗河朔,宵旰十載煩吾皇。
時將朝事問府主,藁街未見梟狼羊。
我亦乾坤一窮士,癡心未肯老為郎。
浩歌慷慨擬投筆,門外太白空煌煌。
愿學北地傅介子,一節出斬樓蘭王。
|
|
安清桐夜坐有懷解釋: 《安清桐夜坐有懷》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夜晚坐在安靜的清桐屋中所懷抱的情感和思考。
譯文:
在屋角的錦樹中,風飛揚,
夜色陰沉,凝結了清霜。
結庵修行,摒棄塵俗之事,
卻仍然憂慮萬分而久長。
背著燈光,回首影子,空寂冷清,
也自怪驚訝于何昂藏。
人生百般憂慮已使我瘦弱,
顧及自己,內心焦灼無法言狀。
這些年來,征戰河朔之地,
日夜輾轉,困擾了我這位君王。
曾問府主有關朝政之事,
可藁街上卻未見狡猾之狼與無辜之羊。
我也是個無名窮士,
執著的心未愿意為官僚而衰老。
豪情萬丈地打算投筆從戎,
門外卻只有太白星輝璀璨。
愿效法北地的傅介子,
一身節操,斬殺樓蘭王。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馮時行在深夜中所抱有的思考和情感。詩中的清桐屋、錦樹和夜色凝霜等景物描繪了一幅安靜而寂寥的畫面,給人以靜謐和冷寂之感。作者以修行和遠離塵俗的結庵生活為背景,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憂慮的長久困擾。他自我矛盾地回首自己的影子,感嘆內心的空虛和孤獨。詩中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百態的憂慮和痛苦,以及對個人命運的焦慮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轉折較大,作者轉而談及自己在戰亂之地的征戰經歷和對朝政的思考。他表達了對朝廷政務的關切,但卻發現在藁街上并未見到貪婪和善良的象征,這可能是對現實的失望和對官僚體制腐敗的批評。
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個人抱負和豪情壯志。他希望效法歷史上的英雄傅介子,寧愿放棄平凡的生活,追求一份有意義的奮斗,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想。
整首詩詞以深夜的安靜為背景,通過描繪內心的憂慮、對世俗的厭倦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追求。同時,詩中的戰亂和政治思考也暗示了作者對時代動蕩和社會現實的關切。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融入了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情感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