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宿小民家夜聞虎因有感 / 作者:馮時行 |
虎叩門,山風梟梟吹黃昏。
編蓬為戶鄰虎穴,敢於虎口寄浮生。
干戈時有人相食,吏猛於虎角而翼。
虎叩門,不敢入,使我愴惻長嘆息。
|
|
山中宿小民家夜聞虎因有感解釋: 《山中宿小民家夜聞虎因有感》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馮時行在山中小民家中夜間聽到虎叩門聲的情景,并以此感慨人世間的兇險和無奈。
詩人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通過描述虎叩門的場景,展現了山中的寂靜和黃昏的迷離。詩中提到編蓬為戶鄰虎穴,意味著虎穴就在鄰近,而詩人卻敢于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這個危險的地方。這種敢于面對生死的勇氣和決心體現了詩人的豪情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然而,虎穴中時常發生人相食的情景,而官吏則比虎還要兇殘。這種對人性的批判暗示了社會的黑暗和人與人之間的殘忍。
虎叩門,卻不敢入,這句詩表現了詩人在面對兇險時的無奈和無力感,也反映了他對命運的抱怨和對人世間矛盾的思考。最后兩句“使我愴惻長嘆息”,更是詩人內心的真實流露,表達了他對現實的感傷和對命運的無奈。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一個危險而真實的畫面。詩人借虎叩門的場景,抒發了自己對社會黑暗和命運無常的思考和感受。在這種環境下,詩人表達了自己的豪情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時也流露出對社會現實的痛苦和對人性的悲觀。這首詩憑借其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馮時行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