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被 / 作者:馮時行 |
天地一指耳,笑付杯中春。
蒙頭布衾在,得失更勿論。
前時曳竹杖,步過桑麻村。
買費一千錢,十年度寒溫。
恭儉德之基,福謙有鬼神。
未能行於人,敢不施諸身。
|
|
布被解釋: 《布被》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崇尚樸素生活的情懷。
譯文:
天地一指耳,
笑付杯中春。
蒙頭布衾在,
得失更勿論。
前時曳竹杖,
步過桑麻村。
買費一千錢,
十年度寒溫。
恭儉德之基,
福謙有鬼神。
未能行於人,
敢不施諸身。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一系列的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詩中的"天地一指耳"暗示天地之間的廣闊,與詩人的小我相比顯得微不足道,表達了一種謙遜和虛懷的態度。"笑付杯中春"意味著詩人不為世俗的繁華所動,將快樂寄托于杯中的清泉之中,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追求。
詩中的"蒙頭布衾在,得失更勿論"表達了對物質享受的淡漠態度,詩人不計較得失,將重心放在內心的寧靜和舒適上。"前時曳竹杖,步過桑麻村"描繪了詩人漫步田園鄉村的場景,強調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買費一千錢,十年度寒溫"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堅持,他用節儉的方式過日子,不追求奢華和物質的浪費。詩中提到的"恭儉德之基,福謙有鬼神"強調了恭敬、節儉、德行的重要性,暗示這是獲得幸福和鬼神保佑的基石。
最后兩句"未能行於人,敢不施諸身"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行為的要求和期許,即使自己還未能完全做到,也敢于勇敢地實踐和踐行。
賞析:
《布被》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追求樸素生活和內心寧靜的心聲。詩中的景物描寫清晰而生動,通過對自然和鄉村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詩人拋棄物質的追逐,注重內心的修養和道德的覺悟,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的境界。
詩詞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得失、富貴與貧窮的對比,彰顯了詩人對樸素生活的選擇。詩中所表達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對于現代社會仍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引人深思。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深情地描繪了詩人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思考,給人以思考生活本質的啟示,使人感嘆生活的繁雜與紛擾。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樸素的表達方式,引發人們對于內心淡泊、寧靜生活的思考,并敦促人們追求心靈的平靜與內在的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