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和賀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諸公) / 作者:馮時行 |
年時江上垂楊路。
信拄杖、穿云去。
碧澗步虛聲里度。
疏林小寺,遠山孤渚,獨倚闌干處。
別來無幾春還暮。
空記當(dāng)時錦囊句。
南北東西知幾許。
相思難寄,野航蓑笠,獨釣巴江雨。
|
|
青玉案(和賀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諸公)解釋: 《青玉案(和賀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諸公)》是宋代馮時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時江上垂楊路,
信拄杖、穿云去。
碧澗步虛聲里度,
疏林小寺,遠山孤渚,
獨倚闌干處。
別來無幾春還暮,
空記當(dāng)時錦囊句。
南北東西知幾許,
相思難寄,野航蓑笠,
獨釣巴江雨。
中文譯文:
在那年的時光,江邊有一條垂柳的小路,
我手拄著拐杖,穿越云霧而去。
在碧澗的溪水聲中踏步前行,
經(jīng)過稀疏的林木和小寺廟,
遠山孤立在水中的孤渚上,
我獨自依靠在欄桿旁。
別離后不過是幾個春天,而夜幕又降臨,
只空留下那些當(dāng)初藏在錦囊中的語句。
無論南北東西,我又能知曉多少,
思念之情難以寄托,我如野航一般戴著草帽,
獨自在巴江中垂釣雨中。
詩意和賞析:
《青玉案(和賀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諸公)》描繪了一個離別后的孤獨之情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主人公行走在江邊的垂柳小路上,手拄拐杖,穿越云霧而去,給人一種離別的意象。他穿過碧澗,聽著虛幻的溪水聲,經(jīng)過稀疏的林木和小寺廟,遠遠看到山峰和孤立在水中的孤渚,獨自依靠在欄桿旁,表達了他在異鄉(xiāng)的孤獨和思鄉(xiāng)之情。
詩中提到別離后經(jīng)過的幾個春天,夜幕降臨時,只有記憶中當(dāng)初藏在錦囊中的語句,這些語句成為了他唯一的慰藉。詩人表示,無論身在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他都能感受到思念之情的無法寄托。他如同一個孤獨的航行者,戴著草帽,獨自垂釣著下著雨的巴江。
整首詩以離別之情和思鄉(xiāng)之思為主題,通過描繪詩人的行走和環(huán)境景物來表達內(nèi)心的孤獨和無法寄托的思念之情。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對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構(gòu)建,傳達了一種深沉而內(nèi)斂的離愁別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