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山 / 作者:方信孺 |
西風攪桂樹,落日明楓林。
游子懷歸期,予悲渺登臨。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僅枯冢,寂寞薰兮琴。
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
古器不可見,聊作相思吟。
相思長相思,相思無古今。
一歌眾鳥聽,再歌萬籟喑。
推手君勿歌,有酒且孤斟。
落落此時意,寥寥千載心。
五弦毋庸絕,四海誰知音。
|
|
虞山解釋: 《虞山》是宋代詩人方信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風攪動桂樹,落日照亮楓林。
游子懷念歸期,我悲傷地登上虞山。
虞山何等高聳,湘水何等深遠。
英皇只是一座荒冢,寂寞地熏著古琴。
我想奏起古曲,但世人耳中只有嬉笑淫聲。
古代的器物已無法見到,只能把思念化作吟詠。
思念之情長久相隨,相思無分古今。
一曲歌聲引來眾鳥聆聽,再唱卻讓萬籟寂靜。
推開琴弦,君請不要再唱歌,只有酒陪我孤獨品味。
此時的心情沉落,千載歲月的心思荒寥。
五弦琴音不應斷絕,但四海之中,有誰能真正理解?
詩意和賞析:
《虞山》以虞山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表達詩人內心情感展示了一種寂寞和孤獨的情緒。詩人借助西風攪動桂樹、落日明亮楓林等景物描繪出一幅落寞的畫面,同時表現了對歸鄉的懷念和盼望。虞山作為一座高聳的山峰,湘水作為一條深遠的河流,與英皇的荒冢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寂寞和孤獨的感覺。詩人希望奏響古曲,但現實卻是俗耳只喜歡嬉笑和低俗的聲音,古代的器物已逐漸消失,只能通過吟詠來表達內心的思念之情。相思之情不分古今,而詩人的歌聲引來眾鳥聆聽,再唱時卻讓萬籟寂靜,表達了一種寂寞和無人理解的心境。在這種情緒中,詩人推開琴弦,拒絕再唱歌,只有酒陪伴他面對孤獨。最后,詩人表達了希望自己的琴音不會停息,但又感嘆四海之中有誰能真正理解他的音樂和內心的思緒。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和表達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寂寞孤獨的情緒和對歸鄉的思念。同時,詩人也反思了現實社會對于藝術和美的偏好,以及對古代文化和價值的遺忘。整首詩詞在音韻上流暢,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寂寞與孤獨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