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 作者:吳芾 |
晚上危亭喜作晴,亦思郊外一閑行。
無端騎從相遮護,不放山翁適野情。
|
|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解釋: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詩人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登上碧云亭,心情歡喜地寫下這首詩,同時也思念郊外的閑適漫步。不經意間,我騎馬經過,與相遇的人互相保護,卻不替山中老人釋放他在田野間的情愫。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吳芾在晚上登上碧云亭時的感懷。他感到高興,于是寫下這首詩,同時也思念起郊外的寧靜與閑適。在詩中,詩人提到自己騎馬經過碧云亭,與某人相遇,并彼此保護,但他沒有讓那位山中老人釋放他在田野間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感受。碧云亭作為詩人所在的地點,象征著高處的安寧和遠離塵囂的意境。晴天的夜晚,給人一種寧靜和明亮的感覺,使詩人的心情愉悅。詩人在這個時刻思念起過去郊外的漫步,對那種寧靜和自由的生活產生了向往之情。
詩中的"騎從相遮護"表明詩人在騎馬經過碧云亭時與某人相遇,并彼此保護。這種描寫可能暗示了在喧囂的塵世中,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愛和保護。然而,詩中提到的"不放山翁適野情"表明詩人并沒有讓那位山中老人釋放他在田野間的情感,這可能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與寧靜生活的珍視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展現了對自由、寧靜和遠離塵世的向往。詩中的意象與情感交織,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