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 作者:吳芾 |
晚上危亭詠式微,封章再上未容歸。
羨他白鷺凌風去,卻向山前自在飛。
|
|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解釋: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危亭詠式微,
封章再上未容歸。
羨他白鷺凌風去,
卻向山前自在飛。
詩意:
這首詩以登上碧云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懷之情。詩人在晚上登上危亭,感嘆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已經漸漸式微,再次被封為官員也無法回到從前的容光煥發的狀態。他羨慕那些自由自在地飛翔的白鷺,它們能夠在風中自由翱翔,而自己卻只能在山前停留。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晚上登上危亭這一景物,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外在環境相結合,形成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深刻感受。
"危亭"象征著詩人的身份地位,晚上登上危亭則表明詩人已經失去了昔日的榮光和輝煌。"式微"一詞則更加強調了詩人的頹廢和衰落。
"封章再上未容歸"表達了詩人對再次被封為官員的渴望,但也明白自己已經無法回到從前的輝煌時刻,無法重回過去的榮耀。
最后兩句詩中的白鷺則成為了詩人內心的寄托和傾訴。白鷺是自由自在的,能夠凌風翱翔,而詩人卻只能停留在山前,無法自由飛翔。這象征著詩人對自由、追求和理想的向往,以及對現實局限的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凄涼的語言,以碧云亭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逝去榮光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