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 作者:吳芾 |
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無憂。
鈴齋坐嘯雖多暇,爭似歸田得自由。
|
|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解釋: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詩人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安的向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又一次登上碧云亭,感懷之情涌上心頭。
在秋天的夜晚,危亭上的景色令我喜悅,
民眾安居樂業,物產豐富,心中無憂。
坐在鈴齋里,我暢快地吟唱,雖然時常閑暇,
但與歸田得到的自由相比,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再次登上碧云亭為切入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表達個人感受,傳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安的渴望。首句“又一次登上碧云亭,感懷之情涌上心頭”,表明作者此時心情激動,對于登上碧云亭這個地方有著特殊的情感。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夜晚危亭的景色,作者感到喜悅,認為這里的景色與民眾的安居樂業、物產豐富相得益彰,令人無憂無慮。
接著,作者提到自己坐在鈴齋里吟唱。雖然作者在鈴齋中有很多閑暇,但與歸田所帶來的自由相比,這些閑暇似乎變得微不足道。這里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歸田是指回到農田,過上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通過對自由的渴望,作者暗示了自身身處都市繁忙之中,希望能夠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整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環境的描繪和個人感受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自由和平安生活的向往之情。這種向往與當時宋代社會中的繁忙和紛擾形成鮮明對比,具有較強的情感共鳴和思想內涵。同時,通過對歸田生活的暗示,詩詞也傳遞了對自然與人文的關系的思考,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