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 作者:吳芾 |
雨后西山氣象新,野田高下水津津。
晚來弛擔臨風坐,聒耳蛙聲更可人。
|
|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解釋: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后西山氣象新,
雨過之后,西山的景象煥然一新,
新鮮的空氣中彌漫著芳草的氣息。
野田高下水津津。
田野起伏,泥土沾濕,
青翠的莊稼飽含水分。
晚來弛擔臨風坐,
傍晚時分,放下背上的擔子,坐在微風中,
疲勞的身軀得到了片刻的休息。
聒耳蛙聲更可人。
蛙聲嘈雜,卻是一種令人愉悅的音樂,
帶來了鄉村的生機和活力。
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早晨景色。雨過后,西山的景象煥然一新,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芳草的氣息,使人心曠神怡。田野起伏,泥土濕潤,莊稼生機盎然,展現了大自然的豐饒和生機。傍晚時分,詩人放下擔子,靜坐在微風中,感受著疲勞的身軀得到的片刻休息。蛙聲嘈雜卻又愉悅,給人以鄉村生活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將夏日清晨的景色描繪得十分生動。詩中蘊含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鄉村景色的贊美。通過詩人對景物的觀察和感受,讀者不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也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喜悅。這首詩詞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描寫和深情的感受,展示了吳芾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