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龔漕六首 / 作者:吳芾 |
天朝未許投簪去,我幸已成全璧歸。
全璧歸來何所憾,暮年只是惜分違。
|
|
寄龔漕六首解釋: 《寄龔漕六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朝未許投簪去,
我幸已成全璧歸。
全璧歸來何所憾,
暮年只是惜分違。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吳芾對自己未能在朝廷得到官職的遺憾,但同時也明白自己已經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圓滿的成就。他認為回歸家庭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完整。雖然他已經滿足于家庭生活,但他仍然對與朝廷分離而感到惋惜,特別是當他步入暮年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首句“天朝未許投簪去”表達了作者未能在朝廷中任職的遺憾之情。投簪指的是進入朝廷,成為一名官員。作者用“天朝”一詞來指代朝廷,暗示了它的崇高和重要性。然而,作者并不沮喪,接著寫道“我幸已成全璧歸”,意味著他已經找到了家庭生活中的滿足和圓滿。全璧是完整的玉器,歸來代表了回歸家庭。通過使用這個比喻,作者表達了對家庭生活的珍視和滿足感。
詩的最后兩句“全璧歸來何所憾,暮年只是惜分違”再次強調了作者對與朝廷分離的惋惜之情。盡管他已經滿足于家庭生活,但在暮年之際,他仍然感到惋惜。這種情感的轉變增加了詩的復雜性和層次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朝廷與家庭生活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未能在朝廷任職的遺憾,同時又展現了對家庭生活的珍視和滿足感。它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喚起讀者對人生選擇和價值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