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四首 / 作者:吳芾 |
花枝拂眼柳垂肩,幸得身閒且樂天。
木杪夕陽當反照,劃頭朝露豈長圓。
興來策杖云迷徑,睡起憑欄月滿川。
老矣不堪供世用,只將蕭散度殘年。
|
|
再和四首解釋: 《再和四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花枝拂眼柳垂肩,
幸得身閒且樂天。
木杪夕陽當反照,
劃頭朝露豈長圓。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自在的景象。花枝輕輕拂過眼前,柳樹垂下肩頭,作者幸運地過著自由自在、樂觀向上的生活。夕陽照在樹梢上,映照出反射的光芒,而清晨的露珠,是否能一直保持完美的圓滿呢?
興來策杖云迷徑,
睡起憑欄月滿川。
老矣不堪供世用,
只將蕭散度殘年。
當興致來臨時,拿起手杖,行走在迷霧彌漫的小徑上。夜晚醒來時,倚著欄桿,眺望月亮的倩影灑滿整個川地。年事已高,無法再為社會所用,只能以悠閑自得的方式度過余下的歲月。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樂觀向上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深刻思考。作者透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恬逸自然生活的追求,同時也抒發了對人生無常和光陰易逝的感慨。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觀察力,同時也融入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過對花枝、柳樹、夕陽、朝露和月亮的描繪,詩人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意境中,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歲月和自由的思索。整首詩把握了節奏和意境的平衡,給人以愉悅和深思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