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四首 / 作者:吳芾 |
卜得幽居野性便,山中風月水中天。
新栽翠竹陰雖薄,舊植青松蓋已圓。
高致固難追綠野,勝游那復繼斜川。
我今已得安心法,早掛衣冠不待年。
|
|
再和四首解釋: 《再和四首》是宋代詩人吳芾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幽靜的居所中的心境和景物,表達了他追求寧靜自然的生活態度。
詩中以野趣的居所為開篇,描繪了一幅山水風月的美景。作者提到自己新栽的翠竹雖然遮陰不多,但在舊植的青松的掩映下,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圓整景觀。這里通過描繪植物的生長狀況,展示了自然之美與歲月流轉的和諧共生。
接下來的兩句中,作者用"高致固難追綠野"來表達對綠野之美的向往,意味著高尚的境界難以達到。"勝游那復繼斜川"表示勝景再繼斜川,也難以超越。這里通過對勝景的向往和超越的無奈,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境界的思考。
最后兩句"我今已得安心法,早掛衣冠不待年"表達了作者已經找到了寧靜之道,不再等待時光的流逝,早早地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舒適。這里的"安心法"可以理解為心靈的安寧和慰藉,作者希望能夠在早年就實現內在的成長和修養,不被外在的世俗紛擾所困擾。
整首詩以自然山水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植物的生長狀況和景色的美妙,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詩中融入了對高尚境界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吳芾深邃的思想和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