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 / 作者:吳芾 |
大抵名儒,豈患窮匱。
大抵外物,豈在僥冀。
學成道尊,富貴自至。
不學空虛,非惟自愧。
|
|
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吳芾所作的《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譯文如下:
大致上說,名望的儒者怎么會擔心貧窮和匱乏呢?
大致上說,外在的物質并不在于僥幸和希望。
學問修成、道德高尚,富貴自然會到來。
不學習則空虛,不僅僅會自慚。
這首詩詞表達了吳芾對學者的勸誡和思考。他認為真正的學者不應該只是追逐物質的富貴,而應該以學問修身養性,追求道德的高尚。吳芾指出,名望的儒者不應該擔心貧窮和匱乏,因為真正的學問修成之后,富貴自然會隨之而來。
詩詞中的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吳芾對學者的勸誡和期望。詩人通過對學問和修身的思考,呼喚學者們要追求真正的道德和學問的境界,而不是純粹追求物質的富貴。他認為學問的修成是學者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而物質的富貴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吳芾在這首詩詞中對學者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強調了學問修成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通過學問的修養和道德的提升,學者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并獲得富貴的回報。與此同時,他也指出,不努力學習的學者將陷入空虛和自卑之中。
這首詩詞簡短而有力,表達了吳芾對學者的期望和警示。它提醒人們要注重內在的修養和學問的追求,而不是只追求外在的物質利益。這種思考和勸誡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于每個人都是一種寶貴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