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遐觀亭 / 作者:吳芾 |
城上辟新亭,似若規模小。
誰知此亭中,景勝冠江表。
湖山既回旋,煙云角縹緲。
萬象森目前,不數花與草。
公余乘興來,聊以散懷抱。
四時風物新,一一發天巧。
芳春柳色連,長夏荷花繞。
月明固已佳,雪積還更好。
憑欄認歸舟,策杖送飛鳥。
適意豈在大,容膝自足了。
第我思故山,上章方告老。
指日是行人,頗恨來不早。
|
|
登遐觀亭解釋: 《登遐觀亭》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上遙遠的觀亭,
看似規模不大。
誰知這座亭中,
景色勝過江表。
湖山回轉交錯,
煙云繚繞起伏。
萬象齊聚眼前,
不計花草之多寡。
我心愉悅地來到此處,
只是為了放松心情。
四季的風景都新奇獨特,
一個一個在天空巧妙展示。
美麗的春天柳綠相連,
長夏的荷花環繞身邊。
明亮的月光本就美好,
積雪的景色更加迷人。
我倚著欄桿辨認著歸舟,
手拄著拐杖送別飛鳥。
滿足的快樂并不在于宏大,
自在地坐在亭中已足夠。
但我仍然思念著故鄉山水,
上表告知已步入晚年。
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
頗感遺憾來得不夠早。
《登遐觀亭》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亭中的美景和四季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心情的舒暢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亭中景色的美麗和多樣性,展示了自然界的瑰麗變化。通過與自然的互動,作者在登上亭子之后感到心情舒暢,能夠忘卻煩惱。然而,盡管享受現在的美好,作者仍然思念著故鄉的山水,感嘆時光的流逝。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家鄉的深厚情感,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