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侄赴廷試 / 作者:吳芾 |
昔年三榜偶聯榮,人道吾家好弟兄。
更喜鸰原俱有子,還來雁塔再題名。
衰宗正恐儒風墜,晚景那知好事并。
老子已為歸去計,從今看汝奮鵬程。
|
|
送侄赴廷試解釋: 《送侄赴廷試》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年三榜偶聯榮,
人道吾家好弟兄。
更喜鸰原俱有子,
還來雁塔再題名。
衰宗正恐儒風墜,
晚景那知好事并。
老子已為歸去計,
從今看汝奮鵬程。
詩意: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侄子參加廷試的祝福和鼓勵之情。詩人回憶起自己年輕時榮幸同時考中了三次科舉,而現在他的家族中又有出色的弟兄。他更為喜悅的是,鸰原(指侄子)也有了兒子,這意味著家族的延續。他期待著侄子能夠在雁塔再次題名,即在科舉中取得好的成績。然而,詩人也擔心衰落的家族會使傳統儒家思想失傳,晚年的景象也無法預知。盡管如此,詩人已經決定將自己的歸去之事安排妥當,從此以后,他將目睹侄子奮發向前的飛躍。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侄子的期望和心愿。詩人在回顧自己過去的榮耀時,對家族中的年輕一代表示欣慰和鼓勵。他希望侄子能夠延續家族的光輝,通過參加廷試再次獲得名望。然而,詩人對家族衰落和儒家思想逐漸衰退的擔憂也透露出來。盡管如此,詩人決定將自己的事務處理妥當,從此注視著侄子奮發向前,追求更高的成就。
整首詩詞流露出詩人對家族榮譽和傳統價值的重視,以及對年輕一代的期望和關愛。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家族興旺和儒家文化傳承的渴望。這首詩詞飽含了家族情感和對后代的祝福,展示了詩人深厚的人文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