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陳伯明知郡遠寄詩篇因次韻二首 / 作者:吳芾 |
信筆題詩不記篇,聊憑賦詠寫林泉。
閒來倚杖云千嶂,睡起憑欄月一川。
野性已安三徑里,吟魂猶繞兩湖邊。
何時更許陪清話,復把深杯手自傳。
|
|
又陳伯明知郡遠寄詩篇因次韻二首解釋: 《又陳伯明知郡遠寄詩篇因次韻二首》是宋代吳芾的作品。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信筆題詩不記篇,
聊憑賦詠寫林泉。
閒來倚杖云千嶂,
睡起憑欄月一川。
野性已安三徑里,
吟魂猶繞兩湖邊。
何時更許陪清話,
復把深杯手自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山水、云霧、月光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開頭兩句“信筆題詩不記篇,聊憑賦詠寫林泉”,表明了詩人的寫作態度,他不拘泥于形式,信手涂鴉,只是為了抒發內心的情感。他通過賦詠山林泉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緒和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閒來倚杖云千嶂,睡起憑欄月一川”,描繪了詩人在閑暇時光里的景象。他倚著拐杖,眺望著遙遠的云霧彌漫的山巒,或者在欄桿上依靠,聆聽月光下的江水流淌。這些景色將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使他感受到寧靜與美妙。
接著的兩句“野性已安三徑里,吟魂猶繞兩湖邊”,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他認為遠離塵囂,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才能真正找到內心的寧靜。他的思緒在湖邊流連,吟唱的聲音圍繞著他,仿佛與大自然的靈魂相對話。
最后兩句“何時更許陪清話,復把深杯手自傳”,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渴望。他希望有機會與朋友們一起暢談心事,共享美酒。通過深杯的交流,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建立真摯的友誼。
這首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對于自由、寧靜和友誼的追求。通過山水的描繪和自然元素的運用,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相融合,表達出了對理想生活和真摯友情的向往。整首詩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心靈的慰藉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