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南樓二首 / 作者:吳芾 |
人生安用若閒愁,得暇何妨且少休。
睡起徑須烹北苑,興來聊復上南樓。
公庭漸覺日無事,田里仍逢歲有秋。
滿目江山還可樂,歸心已動不容留。
|
|
登南樓二首解釋: 《登南樓二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生安用若閒愁,
得暇何妨且少休。
睡起徑須烹北苑,
興來聊復上南樓。
公庭漸覺日無事,
田里仍逢歲有秋。
滿目江山還可樂,
歸心已動不容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詩人認為人生中的安逸和閑暇并不一定會帶來憂愁,因此他鼓勵自己在得到閑暇時少一些憂慮而多休息。當他醒來時,他決定先去北苑烹茶,然后心情愉悅地上南樓游覽。在官庭里,他漸漸感覺到自己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做,而在田間,每年的秋天依然如故。他眺望著滿眼的江山景色,感到非常愉悅,但他內心的歸心已經動搖,不再容許自己停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受。詩人通過對人生的安逸和閑暇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對自我放松與休息的倡導。他鼓勵自己不要擔憂太多,而是要享受當下的閑暇時光。詩中的北苑和南樓,以及官庭和田間的對比,展示了不同環境下的景致和感受。詩人透過眺望江山的樂趣,表達了對美景的欣賞和享受。然而,詩人也意識到自己內心的歸心已經動搖,不再容許停留,這傳遞出一種追求進取的精神。整首詩詞以詩人的個人感受為主,抒發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情感,并通過景物描寫展示了詩人的心境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