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漕見示游山唱和詩卷用其首章和二篇 / 作者:吳芾 |
塵埃終日滿華顛,忽見新詩墮我前。
溢目眾篇雖杰出,驚人逸思獨飄然。
秀如松檜枝枝老,好似珠璣顆顆圓。
自此得聞清廟瑟,懶從灘上聽師涓。
|
|
龔漕見示游山唱和詩卷用其首章和二篇解釋: 《龔漕見示游山唱和詩卷用其首章和二篇》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塵埃終日充斥天空,突然看到新詩降臨我前。
眼前滿是眾多杰出之作,但這一篇獨具驚人逸思,如飄然飛馳。
它像古老的松樹枝條一樣秀美,宛如珍珠寶石般圓潤。
從此我得以欣賞清廟的琴音,不再愿意聽灘上的師涓演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龔漕(龔自珍)在游山途中偶遇一卷新詩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這首詩的贊嘆和傾倒之情。詩人在平凡的塵埃中度日,突然間發現了一卷新的詩作,這讓他感到震撼和驚喜。雖然他曾經閱讀過眾多優秀的詩篇,但這首詩獨具驚人的思想和意境,令他如癡如醉,游離于塵世之外。
詩中用松檜和珠璣兩個意象來表達對這首詩的贊美。松樹和檜樹都是古老而高潔的象征,詩人認為這首詩就像松檜一樣古老而秀美。珠璣則象征著珍貴和圓滿,詩人認為這首詩的每個字句都如珠璣般完美圓潤。通過這些意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這首詩的高度贊賞和對詩人才華的贊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欣賞這首詩之后的心境轉變。他從此開始喜歡上了清廟的琴音,不再愿意聽灘上的師涓演奏。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詩歌藝術的追求和對真正才華的崇拜。他不再滿足于平凡瑣碎的事物,而是追求更高尚、更精神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一首杰出詩篇的贊嘆和傾倒之情,表達了對詩歌才華的推崇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意象的運用,詩人將這種情感表達得生動而優美,給讀者帶來一種超脫塵俗的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