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何倅與林大任韻二首 / 作者:吳芾 |
遲日郊原好,杖藜春色隨。
此行端不惡,對酒醉何辭。
竹外名花發,檐間野鳥窺。
晚來登閣望,山水更幽奇。
|
|
和何倅與林大任韻二首解釋: 《和何倅與林大任韻二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遲日郊原的美景和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
詩中的譯文如下:
遲日陽光照耀下,鄉野美景十分宜人,我手扶著藜杖,隨處感受著春天的色彩。這次旅行并沒有困擾,我對酒杯中的美酒情有獨鐘,何須擔心辭別。竹林外的名花盛開,屋檐間野鳥窺伺。夜幕降臨時,我登上高閣眺望,山水景色更顯幽奇。
這首詩詞具有以下幾點詩意和賞析:
1.自然美景的描繪:詩中通過描述遲日郊原的好景,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宜人之處。陽光明媚,鄉野景色宜人,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2.對人生的豁達態度:詩人以飽滿的心情踏上旅途,對外界環境并沒有抱怨和煩惱,反而心懷愉悅地對待美酒。這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豁達態度,不因外在的困擾而影響內心的寧靜。
3.自然與人文的交融:詩中提到竹外名花盛開,檐間有野鳥觀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的融合,展現了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和諧共存。這種自然與人文的交融,給人以寧靜、祥和的感受。
4.山水幽奇的意境:詩人在夜晚登上高閣,俯瞰山水之間的景色。山水幽奇,給人以神秘、奇妙的感覺。這種景色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意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山水之間的美妙和寧靜。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遲日郊原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同時,通過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和山水幽奇的意境描繪,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