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魯漕喜雨二首 / 作者:吳芾 |
冬暖曾無欲雪天,正憂饑饉在新年。
忽聞夜滴檐前雨,便覺春歸郭外田。
千里已知俱樂只,一尊亦擬共陶然。
其如使者拘臺制,不肯花間聽管弦。
|
|
和魯漕喜雨二首解釋: 《和魯漕喜雨二首》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冬暖曾無欲雪天,
寒冬之中,溫暖的陽光曾使雪花不再降下,
正憂饑饉在新年。
然而在新年之際,人們卻正為饑餓而憂慮。
忽聞夜滴檐前雨,
突然聽到夜晚檐前傳來雨滴聲,
便覺春歸郭外田。
立刻感到春天回到了鄉村的田野上。
千里已知俱樂只,
雖然相隔千里,大家都已知道這個好消息,
一尊亦擬共陶然。
就連一個人獨自喝酒時也會因此而歡欣鼓舞。
其如使者拘臺制,
然而,如果使者受到官員的限制,
不肯花間聽管弦。
不愿意在花間欣賞音樂的演奏。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的景象,人們在寒冷中憂慮著饑餓的問題。然而,突然聽到夜晚傳來的雨聲,讓人們感到春天已經到來,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喜悅。即使在這個消息傳達的過程中受到限制,人們仍然會感到興奮和快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冬天的景象和人們的憂慮,展示了人們對于春天的期待和渴望。雨滴的聲音成為轉折點,使人們感到春天已經到來,為他們帶來了希望和愉悅。詩中的"一尊"可能指的是一個獨自喝酒的人,他也被這個好消息所感動。詩人通過對比冬天和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于春天、希望和喜悅的渴望。
整首詩以寥寥數語,表現了冬天到春天的轉變,以及人們的情感和期待。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詩人傳遞了對于春天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宋代詩人對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