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楊次云岸長老 / 作者:吳芾 |
高僧良士總貪閒,雖我同庚不往還。
詩罷誰知勤治圃,齋余無事只潛山。
亦聞相約來傾蓋,久待如何未叩關。
湖上藕花今正發,不妨共戲水云間。
|
|
寄楊次云岸長老解釋: 《寄楊次云岸長老》是吳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僧良士總愛閑逸,
雖然我和他同齡,卻不相往來。
詩寫完了,誰知道他勤于治理花園,
齋戒之余,只是默默隱居在山間。
還聽說約好了一起來倚榻而談,
早已期待,怎么還未來敲門。
湖上的蓮花正在盛開,
何妨一起在水云間嬉戲暢游。
詩意和賞析:
《寄楊次云岸長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喜歡清靜自然環境的心情。
詩中以高僧良士為形象,意味著朋友的高尚品德和追求卓越的生活態度。作者自稱與友人同齡,但卻很少有交往,這可能暗示了作者與友人在生活選擇和興趣方面的差異。作者在詩中提到友人勤于治理花園,表達了友人勤奮努力的一面。而作者自己則喜歡在山間隱居,享受齋戒的寧靜時光。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期待著與友人約定的相聚,但卻遲遲未見友人到來。作者提到湖上的蓮花正盛開,表達了自然美景的存在。作者以“水云間”來形容友人和自己一起嬉戲玩耍,展現了對友人的親近和對自然的熱愛。
整首詩以平淡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友情和自然之美,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同時也表現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向往。通過對友人與自然景物的對比,詩中融入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態度,展示了一種追求寧靜和自然的生活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