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晦日惜春有感 / 作者:吳芾 |
春半年已除,舊聞詩人語。
老夫始信之,倍覺傷時序。
方春未來時,屈指朝朝數。
十分擬春來,欲與春為主。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風十。
縱得暫時晴,應酬紛萬緒。
舉眼看枝頭,春事已如許。
還憶故園花,連年成間阻。
南園亦可人,雖美非吾土。
愿天早放歸,容我老農圃。
月下與風前,對花歌且舞。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縷。
|
|
二月晦日惜春有感解釋: 《二月晦日惜春有感》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春天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傷,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對生活瑣碎的厭倦。
詩詞中文譯文:
春半年已除,舊聞詩人語。
老夫始信之,倍覺傷時序。
方春未來時,屈指朝朝數。
十分擬春來,欲與春為主。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風十。
縱得暫時晴,應酬紛萬緒。
舉眼看枝頭,春事已如許。
還憶故園花,連年成間阻。
南園亦可人,雖美非吾土。
愿天早放歸,容我老農圃。
月下與風前,對花歌且舞。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二月晦日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到來的渴望和對時光的敏感。詩人聽到了過去詩人們的言辭,才開始相信春天的到來,但他倍感時光的流逝,對于春天的期盼變得更加強烈。他渴望和春天共同主宰,但卻無奈地發現事與愿違,十天中有九天受到寒風的吹襲。即使偶爾出現晴天,他也要應酬繁多,瑣碎的事情紛至沓來。他抬頭看著枝頭的景象,發現春天已經如此模樣。他回憶起故園的花朵,多年來一直成為心靈的障礙。即使南方的園林也是美麗的,但并非他熟悉的土地。他期望天空早日放晴,讓他回到自己的農田。在月下、風前,他愿意對花兒歌唱和舞蹈。他認為每一天都是青春的,不必唱頌金縷。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思念和對時光的感傷。詩人對春天的期待與現實的不符使他倍感傷時序,但他仍然懷抱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回憶起故園的花朵,感嘆歲月的流逝和離散的痛苦,但他也希望回歸自然的田園生活。最后,他在月下、風前對著花兒歌唱和舞蹈,表達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青春的珍惜。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和生活的復雜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