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日登青山偶作 / 作者:吳芾 |
公余不憚陟崔嵬,三到謝公池上來。
下視眾山俱培塿,俯窺塵世盡氛埃。
松生清籟醒人耳,花褪殘紅墮酒杯。
喜與諸君同勝賞,莫辭一醉少徘徊。
|
|
同日登青山偶作解釋: 《同日登青山偶作》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公余不憚陟崔嵬,
三到謝公池上來。
下視眾山俱培塿,
俯窺塵世盡氛埃。
松生清籟醒人耳,
花褪殘紅墮酒杯。
喜與諸君同勝賞,
莫辭一醉少徘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吳芾登上青山的感受和心境。詩人公余并不厭倦攀登高峻的山峰,三次來到謝公池上方。他俯視著群山,所有的塵世煩惱都被埋葬在這里,只留下一片寧靜。松樹發出清脆的聲音,喚醒了人們的耳朵。花兒凋謝,殘紅飄落在酒杯中。詩人與眾多的朋友一起欣賞這美景,歡喜之情油然而生,他們不必擔心醉酒后的迷茫和彷徨。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寫景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境界。詩人登上高山,超越塵囂,把世俗的煩惱拋之腦后,感受到青山的寧靜和山水的清幽。他聽到松樹發出的聲音,這種聲音使他的心靈得到觸動,也讓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花謝殘紅的景象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而酒杯中的花瓣更增添了離別之情。最后,詩人與朋友們共同欣賞這美景,他們快樂地暢飲,不計較醉酒后的一時迷茫。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豁達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它使人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與美好,并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世俗紛擾的反思。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深遠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對真善美的追求,給人以心靈的慰藉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