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巖 / 作者:吳芾 |
半輪斜月掛巖邊,見者多應嘆未圓。
圓極會如鉤樣曲,何如此月鎮嬋娟。
|
|
月巖解釋: 《月巖》是宋代文人吳芾的作品,描繪了一幅半輪斜月掛在巖石邊上的景象。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月亮的觀察和感慨,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文人雅致的審美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半輪斜月掛巖邊,
見者多應嘆未圓。
圓極會如鉤樣曲,
何如此月鎮嬋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半圓的斜月掛在巖石邊上作為描寫的對象,傳達了詩人對月亮的觀察和感受。斜月既不是完全圓滿的月亮,也不是完全缺損的月亮,而是處于圓與缺的交界狀態。這種中間狀態引發了觀者的遐想和感慨。
在第二句中,詩人提到"見者多應嘆未圓",表達了一種普遍的共鳴。斜月的不完整讓人們感到遺憾,因為圓月才是人們最期望見到的完美狀態。這種遺憾也可以被視為對人生中種種不圓滿的事物的反思和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圓極會如鉤樣曲,何如此月鎮嬋娟",描繪了月亮在圓滿時的形態。詩人通過"鉤樣曲"的形容,展示了月亮的曲線之美。同時,他用"鎮嬋娟"來形容這樣的月亮,嬋娟指的是美麗、嬌嫩,這樣的描寫使得詩中的月亮更加動人、迷人。
整首詩以簡短而精練的語言,捕捉了一瞬間的美感,并通過對月亮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圓滿與不完整的思考。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對生命中不圓滿事物的深思,反映了吳芾作為一個文人的審美追求和情感表達?!对聨r》以其簡潔的表達和深邃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