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閭丘莘叟 / 作者:吳芾 |
此時狂敵合灰飛,致我天王下紫微。
士馬生風增銳氣,旌旗蔽日耀皇威。
愧無一策裨黃屋,濫逐千官扈赭衣。
智略如君宜有用,周行指日看來歸。
|
|
和閭丘莘叟解釋: 《和閭丘莘叟》是宋代文人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本詩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場面,以及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和對領袖的期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此時狂敵合灰飛,
致我天王下紫微。
士馬生風增銳氣,
旌旗蔽日耀皇威。
愧無一策裨黃屋,
濫逐千官扈赭衣。
智略如君宜有用,
周行指日看來歸。
詩意:
詩中以戰爭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憂慮和對國家未來的期望。狂敵肆虐,天王意指君主,下紫微表示降臨凡間,以期領導抵御敵寇。士馬奮發,士兵們士氣高昂,旌旗翻飛,皇威耀眼,顯示出國家的強大力量。然而,作者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愧疚,他認為自己沒有出謀劃策,無法為國家出力,只能看著無能的官員們胡作非為。最后,作者寄望有智略的領袖能夠擔當重任,希望他能盡快歸來,為國家帶來希望與安定。
賞析:
《和閭丘莘叟》以短小的篇幅展現了動蕩時局下的國家景象,凸顯了吳芾對亂世的憂慮和對有能者的期待。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狂敵合灰飛、士馬生風增銳氣、旌旗蔽日耀皇威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國家力量的壯大。同時,作者以自身的無能來對比,強調了領袖智略的重要性。詩末的周行指日看來歸,表達了作者對領袖早日歸來、帶來安定的期盼之情。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對戰爭景象的描繪以及作者的思考和期望,傳遞出了作者對亂世的憂慮和對有智略的領袖的渴望。詩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體現了宋代士人在動蕩時局中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同時,詩中的意象描寫生動,語言簡練,給人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