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 作者:吳芾 |
東風才解凍,農事已開端。
田夫競力作,不獲須臾安。
淵明于是時,亦豈容坐觀。
日出負耒去,入夜乘牛還。
寧不憚勞苦,要得逃饑寒。
顧我獨何幸,雖知稼穡難。
逢秋但一飽,此外了不干。
回首視淵明,已是增汗顏。
那堪萬事拙,只得長掩關。
誦公獲稻句,倍為公興嘆。
|
|
和陶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解釋: 《和陶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是宋代吳芾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農田里的景象,表達了農民辛勤勞作的精神和對豐收的渴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風才解凍,農事已開端。
田夫競力作,不獲須臾安。
淵明于是時,亦豈容坐觀。
日出負耒去,入夜乘牛還。
寧不憚勞苦,要得逃饑寒。
顧我獨何幸,雖知稼穡難。
逢秋但一飽,此外了不干。
回首視淵明,已是增汗顏。
那堪萬事拙,只得長掩關。
誦公獲稻句,倍為公興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田中的景象,展現了農民勞作的艱辛和對美好豐收的渴望。詩人描述了春天的來臨,東風解凍了大地,農事開始展開。田間的農民們爭相努力工作,心懷焦慮,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辛勤勞作才能換來安定和豐收。
詩中提到了一個人物名字叫淵明,他不僅不會坐視不管,還親自參與勞作。他在清晨擔負著耒耜去田間工作,黃昏時騎牛回家。他不怕勞苦,只求擺脫饑寒的困擾。詩人自謙自己的命運,雖然明白農田的辛勞和豐收的不易,但他只是在秋天時稍稍能夠吃飽,其他時間卻無事可干。
詩人回首看著淵明,感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和羞愧。他認為自己無法勝任各種事務,只能長時間閉門不出。最后,詩人以贊美的口吻吟唱著淵明獲得豐收的景象,倍感佩服和感嘆。
這首詩詞通過鮮明的對比,展現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詩人自己的無奈和自省。它傳達了一種勤勞、樸實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農民階層的敬意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