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許守巖桂 / 作者:吳芾 |
桂華燦秋杪,造物氣所鐘。
清香遍十里,不與凡卉同。
使君雅好客,攜酒臨芳叢。
被花惱不徹,一笑高堂烘。
花本生月窟,何事來樊籠。
疑是姮樊籠。
疑是姮娥懶,睡起鬢蓬松。
一枝欲斜插,誤落秋山中。
要須排日賞,拼取百尊空。
莫待花零落,惆悵隨西風。
|
|
和許守巖桂解釋: 《和許守巖桂》是一首宋代吳芾所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桂花在盛秋的盡頭燦爛綻放,顯示了大自然的鐘愛。清香彌漫了十里,與普通的花草不同。使君有雅好好客之風,帶著酒來到芳叢中。被花兒糾纏著,卻開懷大笑,仿佛在高堂中加熱。花本應(yīng)該生長在明亮的月窟里,為何被困在樊籠中?這讓人懷疑是不是花兒們懶散了,睡醒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發(fā)髻散亂。一枝桂花本想傾斜插入,卻誤落秋山中。要想欣賞花兒,必須排除百般繁瑣,全心投入。不要等到花謝落盡,才悲嘆隨著西風惆悵。
這首詩詞以桂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桂花的美麗和獨特性,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桂花象征著高雅和純潔,與其他普通的花草有所區(qū)別。詩中的使君雅好客,代表了作者對獨特之美的欣賞和追求。花兒被花叢纏繞,卻能以一笑解脫,展現(xiàn)了豁達的心態(tài)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通過桂花的比喻,表達了對自由、純真和追求的渴望,同時也呼喚人們珍惜美好的事物,并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追求和欣賞它們。
這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對比,通過桂花的形象展示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讓人們在欣賞桂花的美麗同時,也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