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朱世同詠梅 / 作者:吳芾 |
竹籬茅舍舊同居,不見冰姿恰歲余。
別后有誰親幾席,朝來忽喜映階除。
雪中有酒宜相就,月下無人肯自疏。
端與歲寒長有約,不須青帝更吹噓。
|
|
和朱世同詠梅解釋: 《和朱世同詠梅》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寫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
詩詞中的第一句“竹籬茅舍舊同居”,描繪了詩人和朋友朱世同過去一起生活的場景。這里的“竹籬茅舍”是簡樸的居處,意味著樸素的友誼。接著詩人說“不見冰姿恰歲余”,即詩人和朱世同已有一年多未見面,這里用“冰姿”來比喻朱世同的容顏,寓意著冰雪般的純潔和美麗。
下一句“別后有誰親幾席”,表達出詩人在分別后思念朱世同,不知有幾個人和朱世同共飲過幾次。而“朝來忽喜映階除”則表現出詩人突然發現梅花在晨光中映照在階梯上,引起他的喜悅。
接下來的兩句“雪中有酒宜相就,月下無人肯自疏”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詩人希望在雪中與朱世同相聚,一同共飲,而在月下,沒有人愿意獨自離開,疏遠友情。
最后兩句“端與歲寒長有約,不須青帝更吹噓”,表現了詩人與朱世同的深厚友誼。詩人認為他們之間無需依賴外界的贊美,因為他們的友誼堅如磐石,與歲寒長久地約定。
整首詩通過描繪梅花和表達對友情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摯友誼的珍視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感受展現了宋代文人對友情與美的追求,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思鄉之情和對美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