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挈累來當涂聞已入境感懷有作二首 / 作者:吳芾 |
鷗鷺相疏雁鶩親,簿書叢里度光陰。
塵埃已覺胸中滿,霜雪還從鬢上侵。
盡室修途方在念,連宵苦雨若為心。
明朝儻得成團聚,有酒從教取次斟。
|
|
挈累來當涂聞已入境感懷有作二首解釋: 《挈累來當涂聞已入境感懷有作二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置身涂水邊,觀察著鷗鷺相互疏離而雁鶩親近的景象,同時思考著人生的匆匆流逝。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挈累來當涂聞已入境感懷有作二首
作者以累人之事來到涂水邊,一旦進入這個境界,即感受到了一種懷舊之情,寫下了這兩首詩。
此詩以寫景的方式描繪了鷗鷺和雁鶩之間的差異,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鷗和鷺是水禽,通常在水中活動,而雁和鶩則分別代表野性和溫順。詩中的鷗鷺相疏,雁鶩親近,用以象征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親近。這種對比揭示了人世間的情感紛爭和人際關系的復雜性。
作者深感時間的飛逝,用"簿書叢里度光陰"表達了他感受到歲月匆匆流過的心情。他已經覺察到塵埃的積累使他的胸懷感到沉重,而歲月的流逝使他的頭發變得如同霜雪一般。這些象征性的描寫既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又抒發了他對自身衰老的感受。
在生活的壓力下,作者不斷修行,希望在修行中尋求心靈的寧靜和出路。他把修行的道路稱為"盡室修途",表達了對內心的思考和追求。同時,他在漫長的夜晚中忍受著苦雨的打擊,象征著他內心的痛苦和掙扎,這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艱辛。
然而,作者仍然懷抱著團聚的希望。他期待著明天的到來,希望能夠與親人團聚。他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態度,希望在明天的團聚中共享美好的時光。他說"有酒從教取次斟",意味著即使只是簡單地喝上一杯酒,也能夠增添團聚的喜悅和歡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人際關系的思考、對光陰流逝的感慨以及對團聚和歡樂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使讀者在感受到作者內心情感的同時,也能夠在景物的對比中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生活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