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夜再登月臺 / 作者:吳芾 |
虛度中秋頗動懷,今宵卻事上高臺。
強延風月雖聊爾,一對江山亦快哉。
小子仍攜竹葉至,同僚還折桂枝來。
老夫為爾牽詩興,笑向花前覆一杯。
|
|
十六夜再登月臺解釋: 《十六夜再登月臺》是一首宋代吳芾所作的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中秋夜晚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思考。
詩詞中提到了中秋節的虛度,表明詩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心情頗為動蕩。然而,這個夜晚詩人卻登上了高臺,尋找某種事物或體驗。盡管是強行追求風月之景,卻也是一種消遣和尋求心靈安慰的方式。這樣的心態使詩人在這個夜晚上心情愉悅,感嘆江山的壯麗。
詩詞中還提到了詩人帶著竹葉前來,而同僚則折來桂枝。這象征著詩人和同僚之間的友誼和情感交流。詩人為了激發自己的詩意,向花前傾斟了一杯酒,這表明他希望通過酒的作用來激發靈感。整首詩詞充滿了中秋夜晚的浪漫和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贊美和珍視。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中秋夜晚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友情和自然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于追求內心慰藉和詩意的渴望。它展示了作者在虛度中秋后的思考和自我調適的過程,以及對于人生和世界的積極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