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雨偶成 / 作者:吳芾 |
麥熟蠶登處處同,萬家舉首謝天公。
尚憂六月旱為虐,卻喜連宵雨已能。
萬事自知成老懶,一心只是愿歡心。
朝來幽鳥知予意,亦向檐前作好音。
|
|
喜雨偶成解釋: 《喜雨偶成》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麥熟蠶登處處同,
萬家舉首謝天公。
尚憂六月旱為虐,
卻喜連宵雨已能。
萬事自知成老懶,
一心只是愿歡心。
朝來幽鳥知予意,
亦向檐前作好音。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田園生活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的喜悅之情。它通過描述麥子成熟、蠶兒爬滿樹枝的景象,表達了農田豐收的喜悅之情。雖然六月的旱情仍然令人擔憂,但連綿的夜雨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喜悅。詩人以樸實自然的語言,表現出對自然的感恩和對豐收的期盼。
賞析:
《喜雨偶成》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首句"麥熟蠶登處處同",通過描繪麥子成熟和蠶兒在樹上的情景,展現了鄉村生活的豐收景象。接著,"萬家舉首謝天公"表達了人們對天公的感恩之情,感謝雨水給予的恩賜。
接下來的兩句"尚憂六月旱為虐,卻喜連宵雨已能",展現了作者的心情變化。盡管仍然憂慮六月的旱情,但連綿的夜雨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喜悅,讓人們對未來的收成充滿了信心。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態度。"萬事自知成老懶,一心只是愿歡心"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物質追求的淡漠,他更注重內心的歡樂和滿足。最后兩句"朝來幽鳥知予意,亦向檐前作好音",以自然界中的幽鳥為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理解和態度,也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這首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農田的喜悅和對豐收的期盼,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恩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它通過具體的描寫和比喻手法,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