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望云亭 / 作者:吳芾 |
記得來時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與景俱勝,水倍秀兮山倍明。
|
|
登望云亭解釋: 《登望云亭》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望云亭的情景和感受,通過對亭子和景色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時光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記得來時上此亭,
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與景俱勝,
水倍秀兮山倍明。
詩意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感受。首先,作者回憶起過去登上云亭的情景,亭子已經荒廢,景色也相對清凈。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過去的懷舊之情。然后,作者轉向描述現在的情況,亭子和景色都比過去更加美好。水面更加秀麗,山巒更加明凈。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現在的欣喜和贊美之情。
整首詩詞以云亭為背景,通過對亭子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自然美的感慨。作者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變遷的思考。
賞析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對美的敏感。他通過簡潔而精確的描寫,將亭子、水面和山巒的美妙之處展現出來,給讀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時,詩中的時光流轉和對過去的回憶,也使人們思考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
這首詩詞以其簡潔明快、細膩入微的描寫方式,展現了自然景物的美和時光變遷的情感,使人們感受到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