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六日同江朝宗花下飲 / 作者:吳芾 |
十分擬共醉花枝,底事君來苦后期。
芍藥階前猶爛熳,酴醾回上已離披。
春歸又是辜杯酒,老去還應惜歲時。
今日要須拼酩酊,從教人笑賞花遲。
|
|
四月六日同江朝宗花下飲解釋: 《四月六日同江朝宗花下飲》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月六日同江朝宗花下飲
十分擬共醉花枝,
底事君來苦后期。
芍藥階前猶爛熳,
酴醾回上已離披。
春歸又是辜杯酒,
老去還應惜歲時。
今日要須拼酩酊,
從教人笑賞花遲。
譯文:
在四月六日的早晨,我心情愉快地與朋友一起飲酒,欣賞著盛開的花朵。
我們共同設想著和花朵一起醉倒,但是現實卻讓我痛苦地面對君王的后期困境。
芍藥階前的花朵依然鮮艷綻放,而我已經開始酒力不濟,不能再喝得痛快。
春天的離別又使我感到懊悔,我變老了,應該更加珍惜歲月的流逝。
今天我決心要喝到醉酣,讓人們笑著欣賞我花遲才醉的樣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飲酒賞花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花朵象征著生命的美好和短暫,而酒則象征著逃避和放縱。詩人希望能夠與花朵一起醉倒,忘卻世俗的困擾和苦惱,但他現實的境遇和年齡的增長使他感到無奈和懊悔。他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不可逆轉,因此決心在當下拼盡全力,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即使笑受他人嘲笑,也不后悔。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展現了對美和歡愉的追求。通過與花朵和酒的對比,詩人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和不可預測性,表達了對流逝時光的珍惜和對生命的熱愛。整首詩既有深刻的哲理,又帶有一絲豪放和放縱的情感,體現了宋代詩人特有的情志并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