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菊 / 作者:吳芾 |
秋來不謂見春華,疑與春風是一家。
已向枝頭開菊蕊,更來菊上作桃花。
|
|
桃花菊解釋: 《桃花菊》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秋季花朵的美麗和神奇的景象。以下是《桃花菊》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桃花菊
秋來不謂見春華,
疑與春風是一家。
已向枝頭開菊蕊,
更來菊上作桃花。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花朵為主題,表達了一種美麗而神奇的景象。作者看到花朵的時候,感覺它們就像春天的花一樣美麗,仿佛秋風也具有春風的氣息。菊花已經開放,菊花上還有像桃花一樣的花朵。
賞析:
《桃花菊》這首詩以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描寫為主,通過對秋天花朵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獨特感悟和想象力。在描繪菊花的同時,作者巧妙地將菊花和桃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景象,給人以意想不到的美感。
詩中的“秋來不謂見春華”,表達了作者對秋天花朵美麗的驚嘆。作者覺得秋天的花朵就像春天的花,它們的美麗不分季節,讓人產生疑惑。這種對自然界奇妙變化的觀察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美的敏感和獨特的感受力。
接著,詩中提到菊花已經開放,而且菊花上還有像桃花一樣的花朵。這種結合不同花朵的描繪,更加凸顯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將不同花朵的元素結合在一起的手法,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和詩意上的啟發。
總的來說,吳芾的《桃花菊》通過對秋天花朵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美的獨特感悟和想象力。通過將菊花和桃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奇特而美麗的畫面,給人以詩意上的啟發和享受。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象和美妙的描寫,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物的獨到觀察和賞析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