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百洪遭旱經火之后赴官荊南作詩勉之 / 作者:吳芾 |
莫將外物撓胸中,旱魃從他更祝融。
道從不應緣火尺,生涯會復值年豐。
事經盤錯才方見,詩到羈窮句始工。
休嘆徒勞淹幕府,要君努力振家風。
|
|
王百洪遭旱經火之后赴官荊南作詩勉之解釋: 這首詩是宋代吳芾創作的《王百洪遭旱經火之后赴官荊南作詩勉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莫將外物撓胸中,
不要讓外界的困難擾亂內心的平靜,
旱魃從他更祝融。
旱災與火災接連不斷,猶如祝融神的力量。
道從不應緣火尺,
修行之道不應受到火災的限制,
生涯會復值年豐。
生活的困境終將過去,美好的時光會再次來臨。
事經盤錯才方見,
只有經歷過曲折和錯亂的事情,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詩到羈窮句始工。
詩詞創作在困境中才能產生真正的作品。
休嘆徒勞淹幕府,
不要埋怨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要君努力振家風。
應該努力恢復家族的聲譽和尊嚴。
這首詩以王百洪遭受旱災和火災后赴官荊南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一種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度。詩人通過描繪外界的困難和災難,強調內心的堅定和不屈,告誡人們不要被外部環境影響自己的內心世界。詩中提到的火災和旱災象征著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而祝融則代表著克服困難的力量。詩人認為修行之道不能受到外界環境的束縛,只有經歷過曲折和錯亂的事情,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真諦。詩詞的結尾表達了詩人對讀者的期望,希望他們不要沉湎于徒勞和抱怨,而是要努力恢復家族的聲譽和尊嚴,積極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慨和警示,通過描繪災難和困境,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奮發向前的精神力量,鼓勵人們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積極面對,追求自我超越和人生的價值。 |
|